共育圈團隊宗旨

在共育圈,我們深信——每個人,無論背景如何、角色多小,都是改變的起點。每一份微小但真誠的行動,都能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中,激起漣漪,最終匯聚成改變世界的力量。

我們特別看見,那些在第一線默默付出的人。他們是教育工作者、社福人員、志工、照顧者,甚至是一位總是在社區中主動伸出援手的鄰居。他們懷抱熱情與使命,選擇站在最需要的地方,面對最棘手的困境。然而,這些行動者常常孤立無援——他們缺乏支持的網絡,沒有足夠的資源,薪酬與福利有限,更別說有機會好好休息、照顧自己的身心。如果連這些推動改變的心,都無法被好好照顧與理解,我們怎麼能期待他們持續為弱勢發聲、為社會付出?

我們相信,支持行動者,就是支持改變的根本。因此,共育圈希望透過設計簡單、有趣、具有意義的挑戰與日常行動,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連結與共鳴。我們鼓勵彼此支持,透過分享、陪伴與學習,一起重新認識「愛、責任與理解」的真正意義。這不只是短暫的參與,而是一場生活中的長期實踐——從關心自己,到關懷他人,最終擴散成一股讓社會更有溫度的正向力量。


同行陪伴 


心靈照顧 


成長學習 


微小行動 


社群連結 


 真實分享 

                來看看我們一起完成的事

《梨子還結果,家就不會垮》

在颱風、地震不斷重創農村的這幾年,許多農民面臨生計困境。台灣南部的果農陳志明,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夏天,他依舊每天清晨進到簡陋的倉庫,獨自坐在小板凳上,把一顆顆水梨擦亮、包裝。他的身影有些駝,但手卻沒有停過。因為他知道,這一箱箱水梨,不只是水果,更是孫子繼續讀書的學費、是家裡唯一的支柱。


《看見我們的家》
共育圈帶著孩子回到他們的家鄉,用鏡頭記錄下與土地的情感連結。這些影像不僅讓在地居民與受訪者看見自己家鄉的真實故事,也讓整個社區重新認識彼此,找回共同的驕傲與歸屬感。
透過這樣的影像行動,我們不只是拍下一段回憶,更是在種下一顆種子,讓孩子看見自己和土地的關係,也邀請社區共同參與,分享更多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
《田邊的小小求救》

流浪在外的孩子遇到了生病怎麼辦?沒有媽媽的照顧,也沒有人能帶他去看醫生... 只能祈禱~能遇到善心人士出手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原本以為牠只是走失的貓咪,靠近後我們心都碎了:牠的胸口竟被一條橡皮筋深深勒住,化作一道血淋淋的鎖鏈陷進皮肉,皮膚紅腫潰爛、甚至撕裂,幾乎壞死,我們立刻展開救援,將牠送往動物醫院,我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救、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