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再行動

《田邊的小小求救》
流浪在外的孩子遇到了生病怎麼辦?沒有媽媽的照顧,也沒有人能帶他去看醫生... 只能祈禱~能遇到善心人士出手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原本以為牠只是走失的貓咪,靠近後我們心都碎了:牠的胸口竟被一條橡皮筋深深勒住,化作一道血淋淋的鎖鏈陷進皮肉,皮膚紅腫潰爛、甚至撕裂,幾乎壞死,我們立刻展開救援,將牠送往動物醫院,我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救、被善待。

《看見我們的家》
共育圈帶著孩子回到他們的家鄉,用鏡頭記錄下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這些影像不僅讓在地居民與受訪者看見自己家鄉的真實故事,
也讓整個社區重新認識彼此,找回共同的驕傲與歸屬感。
透過這樣的影像行動,我們不只是拍下一段回憶,是在種下一顆種子,讓孩子看見自己和土地的關係,也邀請社區共同參與,分享更多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

《熱血相挺,讓愛流動》

❤️ 共育圈捐血活動圓滿舉行 ❤️

今天的陽光格外溫暖,也映照出一幕幕動人的畫面。
在共育圈的號召下,許多朋友齊聚現場,用實際行動支持「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精神。現場有長長的人龍,大家耐心等待、填寫資料,雖然需要排隊,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安心與笑容。
這份愛心,不只是血液的分享,更是一種彼此守護的力量。


《課後的陪伴,為孩子開一扇窗》

放學的鐘聲響起,多數孩子急忙收拾書包回家,但也有不少孩子,家裡沒有能陪伴的長輩,或缺少安靜的學習空間。對他們來說,課後時光常常是一段孤單、漫長又無人指引的時刻。

共育圈的課後輔導,正是為了這些孩子而設立。我們希望孩子在放學後,能有一個安心的地方,不只是補功課,而是有人引導、有人陪伴,學會如何表達、如何合作,甚至如何勇敢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梨子還結果,家就不會垮》
在颱風、地震不斷重創農村的這幾年,許多農民面臨生計困境。台灣南部的果農陳志明,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夏天,他依舊每天清晨進到簡陋的倉庫,獨自坐在小板凳上,把一顆顆水梨擦亮、包裝。他的身影有些駝,但手卻沒有停過。因為他知道,這一箱箱水梨,不只是水果,更是孫子繼續讀書的學費、是家裡唯一的支柱。

幾年前家裡遭逢變故,陳志明成了唯一的照顧者。

「梨子只要還能結果,這個家就不會垮。」他常這樣告訴自己。即便農產價格不穩、颱風常讓收成減半,他仍咬牙堅持。